诗词文章
Poems, Ci Poetry and Prose
张公福地与道教文化
位于江苏宜兴市城区西南20公里的盂峰山张公洞,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道教传播的要地,作为南方的天师教派之一,被誉为“张公福地”。张公福地的道教传播,早在春秋时,陈国高士庚桑楚避居当时还称为荆...
盂峰山游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风光旖旎的盂峰山,山中溶洞幽深,道教古刹,再加演绎出许多活灵活现的神话故事,更使这座美丽的小山,笼罩上一层神秘莫测的神奇色彩,素有“张公福地”之称。金风送爽,天高云...
道教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张公福地
宜兴张公洞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也是道教传播的要地,作为南方的天师教派之一,被誉为“张公福地”。椐道书记载,张公福地的道教传播,早在春秋时,陈国高士庚桑楚避居当时还称...
张公洞题句(徐悲鸿)
稀奇古怪,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1953),宜兴屺亭桥人,中国书画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张公福地(清·万起)
曲折扪萝入,高下石嶙峋。洞中逢道士,疑是汉时人。作者简介:万起,清代宜兴人。字云门,国子监生,颇有诗名,自为笺释,人多传诵之。著有《阳羡古迹诗》三卷。
游张公洞二首(明·沈晖)
湖父镇前春系船,张公洞里去寻仙。出洞归来日已低,水村山市晚烟迷。青山绿水真如画,紫笋红菇不论钱。行人问我来时路,笑指孤云鹫岭西。作者简介:沈晖,明代宜兴伏东人。字时阳。天顺四年进士。官都察院副都御史,...
游张公洞(明·吴云)
天开地避神仙窟,壮观荆溪第一峰。柯消石室棋声歇,花落岩扉麝气浓。紫府移来知上界,青骡去后见遗踪。我欲步虚穷睇盼,云深直恐伏虬龙。作者简介:吴云,明代宜兴人,字友云。洪武初官宏文馆校书郎,累官湖广行省参...
张公福地(元·张羽材)
秋风吹衣草树凉,巨灵守护神丹光。拄杖铿然响微步,石髓垂垂润甘露。袖携天香入洞府,散作云雾空苍茫。时当相遇五百年,分明中有升天路。作者简介:张羽材,元代贵溪人。道教第三十八代掌教天师。字国梁,号薇山,道...
题张公洞(宋·单锡)
岩头郁郁凌寒柏,柏间时复云封白。道通下蹑天根深,山灵啼泣穷崖阴。苔苍草碧自年年,绝奇中有参同客。春深不问花开落,寂寂空山千万寻。作者简介:单锡,宋代宜兴湖汉人,字君赐。单锷之兄。嘉佑二年与苏轼同科登进...
题张公洞(宋·单锷)
松菊投荒山水间,阿难指点到仙寰百越楼台摩诘画,三吴烟水季鹰闲。洞门龙出云犹湿,石室丹成火欲寒。陶然醉卧花间酒,细纳余香满袖还。作者简介:单锷,宋代宜兴湖汉人,字季隐。嘉佑四年进士。博学多才,是宋时水利...
张公洞(宋·苏辙)
乱山深处白云堆,地坼中空洞府开。金芝春暖青牛卧,珠树月明黄鹤回。茧瓮有天含宇宙,瑶台无路接蓬莱。此日登临兴何限,春风吹绽碧桃腮作者简介:苏辙:宋代四川眉山人。字子由,号颖浣遗老,北宋散文家,嘉佑进士。...
张公-惜别子由(宋·苏轼)苏东坡
[初归阳羡,子由从歙溪来,与邵梁父子单锡兄弟同游张公]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黄叶飞。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作者简介:苏轼,宋...
书林墨迹留“福地”
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张公福地,古称庚桑洞,现叫张公洞风景区,具有较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坐落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南境内的盂峰山中,坐西朝东,面积3200平方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