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张公洞景区举办第五届道教文化节
四月宜兴,姹紫嫣红,花红柳绿,处处秀丽焕彩。4月9日,“2016湖父文化旅游月暨张公洞第五届道教(庚桑)文化节”将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6月。其中张公洞第五届道教文化节期间,连续举办十项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充分展现张公洞景区千年的道教历史、道教文化和地域民俗风情等。
“空山杳杳鸾凤飞,神仙门户开翠微。主人白发雪霞衣,松间留我谈玄机。皇皇千年,历经岁月沧桑,今天的张公洞依然是“洞天世界”的忠实代表,道教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道教传播的要地和南方的天师教派之一,被誉为“张公福地”。早在春秋时,陈国高士庚桑楚避居,当时还称为荆蛮之地的荆溪盂峰山洞进行修道。后把这个山洞称为庚桑洞。道书《白龟经》记载:“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据五十八,庚桑公治之。”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丰盈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江南乃至全国道教文化中都独树一帜,唯具不可再造的文化特征。“洞灵”应得名于庚桑子。庚桑子曾在此隐居著书,唐玄宗诏封为“洞灵真人”,《庚桑子》亦称《洞灵真经》,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汉天师张道陵、唐道士张果老均在此隐居修道。唐开元年间,玄宗敕建宫观,亲自赐额为“洞灵观”,后遭兵燹。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赐金重修“洞灵观”。乾道六年,内侍刘能入道,请升为宫,孝宗赐额“天申万寿宫”。一座道观,居然仅承载了三位皇帝殷殷之情,这在中国道教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张公洞景区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道教文化节,持续向海内外充分展示着道教传播要地之一的独特文化魅力和中国道教圣地的历史地位。2016年4月9日,农历三月三日,由宜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宜兴市道教协会协办,宜兴市张公洞风景区、宜兴市洞灵观、宜兴智能易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五届道教文化节,将再一次搭建起道教文化与旅游的舞台,并将借助本届道教文化节的契机,以道教文化倡导的健康养生为切入点,尽展道教风采,以“蟠桃胜会,自然养生;公祭祖师,道易研讨”为主题,充分向世人展示国家AAAA级景区张公洞和“深氧湖父”的发展环境,让自然生态、人文形态、观光旅游和度假体验得到完美融合。
当天上午,在洞灵观举行公祭活动,开展敬香祈福的同时,在景区和合广场以“道教音乐及民间表演”将拉开本届文化节的序幕。推出太极拳、太极剑、狮子、龙船、龙灯、道乐、道教法务、书法、武当太极12段绵等十大系列精彩纷呈的专题表演。随后,在洞灵观玉皇殿举行王母娘娘蟠桃法会。下午举办“道易研讨,自然养生”活动,将由无锡、南京和当地专业人士发表主题演讲,汇聚了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主要围绕道易、自然、养生、和谐宗旨,深入浅出的诠释“道易千年时代新篇”这一主题。就“修身养性与健康养生”展开研讨,使传承的千年道教养生文化在新时代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游客了解道教文化,引导人们树立起养生养德理念,健康、幸福生活。在营造道教文化氛围、展现张公洞道教文化底蕴的同时,让游客更直观的了解、参与、感受中国本土宗教的魅力,共同祈愿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幸福美满。还可品尝素食养生饭、药膳和江南小吃等美食,前往张公洞、漂流、探险、制陶等特色旅游体验活动。
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