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与张公洞的不解之缘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自幼博览群书,尤喜历史,地理,方志,游记一类书籍。因见明末政治腐败,毅然放弃科举考试,以游览山川,考察地理为毕生事业。从22岁起,只身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盘山,南方的黄山,庐山,天台山,雁荡山,普陀山,落迦山,武夷山,罗浮山等。后期又进一步进行了系统的地理,地质考察,特别是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记述,比西方科学家对岩溶地貌的研究早了近二百年。

     徐霞客从第一次出游开始,一生中共出游20多次,他的游踪北至华北的盘山,南到广西崇左,东起浙江普陀,西达云南腾冲,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相当于现在苏,浙,鲁,冀,晋,陕,豫,皖,赣,闽,粤,湘,鄂,桂,云,贵十六个省区和京,津,沪等地。他把在旅途中1463天的详实野外考察所得,按日记载,逝世后由季梦良等整理成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的成就,与他的家庭影响是分不开的。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徐有勉,不做官,也不结交权贵,过着隐居式的生活,以营造山水园林为乐事。父亲的山水情趣对徐霞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和母亲王氏经营的家庭手工纺织业。徐家精美的纺织品,当时远近闻名,畅销苏州市场。这是徐霞客旅行考察的经济基础。徐霞客母亲不仅是当时新生产力(纺织业)发展的代表,而且她特别支持儿子外出旅游考察,临行时还要嘱咐儿子游览时要作好记录,画好图,回来讲给她听。73岁时,母亲还陪着儿子徐霞客一起去游览宜兴张公洞。之后据记载,徐霞客在考察喀斯特地貌溶洞时,又曾来张公洞。做为最伟大的旅游家,两次到访的张公洞却有她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