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票热线:0510-87478808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の
售票电话:0510-87478801/87478803 地址:宜兴市湖父镇张阳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景区文化>>诗词文章

道教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张公福地 17-03-30

    宜兴张公洞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也是道教传播的要地,作为南方的天师教派之一,被誉为“张公福地”。道书记载,张公福地的道教传播,早在春秋时,陈国高士庚桑楚避居当时还称为荆蛮之地的荆溪盂峰山洞进行修道。后把这个山洞称为庚桑洞。据《道藏》、《历仙通监》载,“亢仓子,姓庚桑名楚,陈人也。得老子之道,隐于盂峰山张公洞,后得道仙去。”庚桑楚在盂峰山洞修道期间,著有道经“亢仓子九篇”传于世。西晋周处《阳羡风土记》记载,东汉时的张道陵初学道,就看中盂峰山一带的地脉山气,又有甘泉汨涌,道教称为活龙宝地,就在洞中炼丹济世,修炼传道。后又传说唐朝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中的张果老,年轻时也在这个山洞苦志修炼,经过漫长岁月,成仙后与铁拐李、吕洞宾等众仙过海远游。因为从汉代到唐代,前后两个隐居这个山洞修道成仙的人都姓张,因而张公洞的名谓一直沿袭至今。西晋初,周处编撰了《风土记》,里面有关于“汉张道陵移仙于此”的记载,因后来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飞黄腾达,得道成仙,当地乡人就顺口把盂峰山洞称为张公洞。这样说来,真正的道教文化发源地,应该是张天师修仙得道,创立正一教的宜兴张公洞,而非最后定居的江西龙虎山,所以历代天师都要来张公洞朝真。元代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在朝真后的诗中这样写道,时当相遇五百年,分明中有升天路经缜密考证,张公福地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与道教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清嘉庆二年的《重利宜兴县旧志》卷九名胜类载:道出白龟经云,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风土记云,汉天师张道陵得道之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在张公洞旁敕建洞灵观,并亲自题写了观额。到了南宋孝宗年间,旁落在宋太祖赵匡胤手中的宋室皇权,终于回到了赵匡胤的子孙手里。这真是天申正义,洞灵观也代皇入道,奉旨晋格为天申万寿宫。一座道观,居然就这样承载了一个皇室家族归宗认祖万寿无疆的梦想呢。

又据宜兴县志载,三国时,东吴乌二年宜兴大地震,将盂峰山口大片悬石震塌。1934年,宜兴著名开明士绅储南强先生开发张公、善卷两洞时,清理落石,开通天窗,成为现在的天洞口,同时还精心修茸张道陵的炼丹灶、修炼床、除妖捉怪后的洗剑池等,又根据美丽的神话传说,塑了“白罗天女”、“八仙过海”的神像,成为苏南地区特有的道教圣地。所以,张公福地彰显了这个洞自然和文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内涵,感受到这座溶洞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溶洞文化内涵,见识了真正的道家文化的精髓。盛时更增加了张公福地教道文化的神密感。如今,这些闻名遐迩的道教文化景观都在张公福地重新又较好地被恢复和传承下来。然而,长期以来,世人对张公福地传统道教文化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于张公洞。

    为了挖掘张公福地的道教文化内涵,依据张公福地的历史渊源,1995年,经当地人民政府宜政发(1994174号文件批准洞灵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宜兴市风景园林管理处筹划资金,从盂峰山拾阶而上,直到张公洞天洞口,重建了洞灵观,沿盂峰山拾级而上,直到张公洞天洞口远眺气势雄伟壮观,上下分六个层次,沿中轴线建有三清殿、财神殿、八仙殿、玉皇殿、天师殿、真人殿、长生殿、灵官殿等八个殿,殿内29尊神像熠熠生辉。殿宇巍峨、红墙黛瓦、绿荫掩映,与张公洞相邻,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占地近万平方米。成为宜兴及周边地区邻近地区的民间宗教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并不断地增加张公福地文化的承载量,也为张公洞景区增添了浓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