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票热线:0510-87478808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の
售票电话:0510-87478801/87478803 地址:宜兴市湖父镇张阳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旅游指南>>景区导游词

新版景区导游词发布了! 17-01-28

各位游客:上午好(下午好):

欢迎各位游览海内奇观张公洞、洞天福地洞灵观。今天由我为大家导游讲解,我姓?,很高兴为各位服务。各位在游览过程中如有什么问题,请随时提出,我将尽我所知为各位解答,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导游讲解。

请看,门楼上张公洞三个大字为苏州左笔书法家费新我先生所书。张公洞最早见于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当时名庚桑洞,因庚桑楚大夫不愿接受陈君让位南来隐居在此修道,因而得名庚桑洞。后来,汉代张道陵(即除魔降妖的张道陵)和唐代的张果老(八仙中倒骑毛驴的老人)相继在此洞修练,因而又名张公洞。大家请看前面照壁上张公福地四个大字,是江苏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所书。张公洞历年来都是道家修练之处,道家把名山仙洞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张公洞即是七十二福地之一。道书《白龟经》说:“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既然到了福地,各位请随我进去沾点福气带回去。

道 教和周易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从太极门进,经两仪亭到和合广场。左边长廊通到茶楼,各位游览结束时可到茶楼品一品用“饮茶三绝”泡制的阳羡唐贡茶。“和 合二仙”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和平的世界、和谐的社会、和睦的家庭、和美的生活和合家欢乐、百年好合。在我们宜兴,还流传着“和合二仙”在生意 场上是常胜将军。据传,和合二仙从没做过亏本的生意,他们试图做一次亏本生意,但就是做不成。有一次,他们商量着花钱买柴火来烧山上的石头,柴烧完了,石 头烧红又慢慢变灰白色了,确实一无所获,正当他们庆幸做了一次亏本生意时,突然天降大雨,石头化开,变成了白白的泥浆,土垒的墙涂上白白的泥浆后,既好看 又坚固,老百姓把白色泥浆抢购一空,结果又赚了钱!这白色泥浆就是现在的石灰。因此,和合二仙又成了烧石灰的祖师爷。宜兴的石灰窑老板家中都供奉着和合二 仙。你看他们笑口常开、乐为大家排解祸难的模样,带给我们的不正是和谐相处、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合家欢乐吗?

和 合广场也叫太极广场,这里是太极图。《周易》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一书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认为“道”涵阴阳,是阴阳 二气的中和、平衡和统一。“道”分为阴阳,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又说,太极分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分八卦。这儿是典型的太极八卦两仪图。

我们再看右边,曲桥外是音乐喷泉、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水上舞台,大的节庆活动的夜晚还有水幕电影。

在 迎春花遮荫下的碑廊雕刻着老子、庄子、列子、庚桑子等道教人物,刻着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西周末年诞生于楚国,所著《道德经》是道教 的基本经典。这部奇书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 称于世。老子被道教尊为教祖。感兴趣的不妨细细观赏。

在我们右前方的太湖石上是台湾著名书法家詹秀蓉女士所书“紫气东来”四个大字。“紫气东来”讲的是尹喜遇老子得道成仙的故事。相传西周时,大夫尹喜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一心想遇上一位能点化超度他的神仙。有一天晚上,伊喜仰观天象,忽然发现东方有一股紫气冉冉而来。这种现象是天示祥瑞。经推算,90日后,有圣人经函谷关西去。于是,尹喜马上向周昭王要求去函谷关当谷令。一位朝中大夫高官不做而去当小小的谷令,在旁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事。但尹喜态度坚决,昭王同意了。90日 后,他沐浴守斋,预作准备,并嘱关卒扫道焚香,等候大驾。果然见一皓首长耳的老翁,骑着一头青牛慢悠悠地向关口走来。尹喜上前对着老头便拜,并坚留老头在 官舍住下,拜他为师。老头见其学道心诚,便收他做了弟子,口授真言五千余字。这位老人我不讲大家也一定都知道是被道教界尊为太上老君的李耳,别号老子,他 口授的真言也就是《道德经》。后来老子超度他成仙,封他为无上真人。“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张公洞又是神仙洞府,愿各位游客也能遇仙指点,了却心愿。

我 们带着“紫气东来”的吉祥之气,登一下九龙御道,看一块古碑。台阶中“道法自然”四个字是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关于“道法自然” 还有一个小故事。皇帝至老子处求道,老子曰:“你要问什么是道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皇帝听了老子讲道,甚合自己心意,便创立了黄老 道。

古碑全国各地有很多,但一块石上刻着明清两个朝代的两块碑且内容不一样,确实是全国少见的。这面是明朝天启甲子(公元1624年)年内阁首辅叶向高书写的游记诗碑。我们再看碑的另一面,清康熙年间的“朝阳道院开山碑记”,上面还有捐款名单。朝阳道院即现在的洞灵观,在游览洞灵观时再给大家介绍。

现在我们要进洞游览了。张公洞位于宜兴市区西南20公里的盂峰山中。1934年11月11日,与善卷洞同时对外开放。由于善卷、张公两洞之奇妙,开放之早,与法国的里昂洞、比利时的汉人洞并称世界三大奇洞。张公洞全洞游览面积2万平方米,游程1500米。 此洞游览有三大特点:一是先低后高,二是先凉后热,三是先黑暗后光明。炎夏游洞,能明显感觉到洞内气温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正所谓“山外方一日,洞内已论 年”。当年宜兴籍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游览张公洞后,感慨地说:“稀奇古怪,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知什么?我用清代一位高僧在张公洞的石刻回答 大家:“少年游此开智开慧,中年游此发富发贵,晚年游此添福添寿。”正如原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乔森所说:“行万里路,此洞第一。”

进洞前,我们先来拜访一位古人。台阶上有一位倒骑毛驴的老人,他就是隐居此洞修练得张果老,愿意和他合个影沾点仙气带回去的请抓紧时间。

现在我们要进洞了。俗话说,“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们要钻一下袖管洞,探探袖中乾坤。阵阵清风扑面而来,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人们常用两袖清风比喻清正廉洁,洞中阵阵清风会让廉洁的更清正,并洗去不太廉洁的污垢。

展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张公洞的第一个大厅。我们先仰望洞顶,向两边倾斜的岩层构成了房屋的人字形屋顶。这严密的房屋结构绝非出自哪个专家的设计,它是大自然鬼 斧神工的杰作。我们再往下看,下面黑呼呼的是一汪水潭,人称“小海”,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在海的上方的岩壁上有一只英姿威武的老鹰,搏击长空。在老鹰的 上空是蓝蓝的天空,几朵“石云”漂过大海。地质学家初步考证,张公洞有二百万年溶洞形成史。二百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海水披星戴月地猛烈冲 刷,加上地壳的变迁,石灰岩逐渐地溶解,慢慢地形成了原始山洞。后经历朝历代帝王的赦封,名人雅士的渲染,尤其是1925年开始储南强先生对善卷、张公两洞的整修开发,使古老的溶洞得以在1934年11月11日向世人开放,轰动世界。这里上有屋、下有海,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海屋大场”,“海屋大场”四个字由丹阳已故教育家、书法家吕凤之先生所书。

在我们右边上方有一个平台,称“四真台”。请看,顶上石壁刻着四位手持简册的古人,他们都是道教中的顶尖人物,依次为老子、庄子、列子和庚桑子。

请随我继续向前。这里是张公洞的喉咙口,过去叫“大鳌背”,从天洞下来,到这里是一个小洞口,游人要躬身爬行,又陡又滑。为什么说从天洞下来呢?因为原来只有一个洞口。1935年,储南强先生开发张公洞时,才开了现在的洞口,同时扩大了喉咙口,使我们轻松地越过“大鳌背”。

现 在我们好像上了一层楼,在楼上看房屋是不是更像了?这是一根南北相通的横梁,已有二百多万年的历史了,它依然那么坚实,真可算是一根不朽的横梁了。再看屋 檐下的串串灯光,像雨天落下的滴滴水珠,常年滴个不停,使下面滴成了一汪水池。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在我们张公洞的屋檐下,谁也不用低头。 而且过了屋檐,一切烦恼、忧愁都已解脱。因为到这里,大家都得到仙气了。如不信,请看唐代石刻“热火访灵仙,虽非出洞前,他时丁令到,为报大罗天。”落 款:神武十三年佥判使卢元辅。卢元辅曾多次游览张公洞,他称张公洞是大罗天。过去人们是打着火把从天洞口游下来,故而热字上面加了个草字头,意思是打着火 把来访仙人的踪迹。丁令是一个人的名字。仙家把仙界分成好多档次,有三界天、四人天、三清天、大罗天等,大罗天是最高档次。他说到张公洞就等于到了大罗 天。能一步登天,当然是美事,但也要看你的机缘是否已到。

我 们要下楼了,台阶比较陡,大家走慢些,注意安全。俗话说,山中有洞不稀奇,洞中有水平常事,那么洞中有天奇不奇呢?请各位到这里来,前面水池像一面镜子将 蓝天白云、奇岩怪石、绿树青藤尽收镜中,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镜中山水画。宋代苏辙在这里就吟过“茧瓮有天含宇宙”的名句。更奇的是看天抬头看不见,要低头 看,我们洞内看天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水中倒影洞中天。”我们再换个角度,现在是抬头低头都见天,这是洞中奇景“两重天”(带游客到水池对面)。大家抬头 看,这就是张公洞的朝天洞口。据史料载: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宜兴大地震,张公洞塌方形成天洞口,这个洞口就像一只蚕茧。正如《西青散记》中白罗天女所说 “家住洞天浑似茧,满怀丝絮宇春蚕”。盘曲之上的石阶,真如一缕蚕丝直上九霄。如果是月半或十六,月明中天之时,你来此仰望洞口,就会是“洞为月所封,月 为洞所笼”的奇景了。如果游客夜游张公洞,此情此景非语言能表达。

请转过身来,大厅中央悬挂着两盏宫灯,把洞映衬得灯火辉煌。这宫灯是钟乳石滴水长成的,现在长度是1.8米,按每30到50年长一公分计算,已经长了9000多年了。上面大大小小的钟乳石不计其数,如张灯结彩一般,我们称这么华丽的宫殿叫海王厅。电影《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一枪打掉两盏灯的场景就在这里。电视剧“八仙闹元宵”的主场景也选在这里。好,我们也像拍电影一样转换一下场景吧。

面 对我们的是一颗古老的石松,树干高八米,圆周六米,倒挂的钟乳是繁茂的枝叶。它的枝叶遮盖了整个海王厅,是棵“擎天石松”。沿着松枝往下看,树梢下有一头 侧身昂立的雄狮,大大的脑袋,两眼凹下,鼻子凸出,张大的嘴巴里露出两颗门牙,嘴巴下还留着胡须。本来张大嘴巴是想告诉大家,在它的下面有两个小洞,很像 人们的两个鼻孔,因怕声音太大惊吓了各位,所以声音小得大家都听不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清末民国初年,由于它的一声吼,吓死了一个人。两个鼻孔大 不相同,一名水鼻洞,一名旱鼻洞。水鼻洞中空气湿润,旱鼻洞干燥,所以我们只钻舒服一点的水鼻洞,旱鼻洞就不去了。人们常感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今 天我要带大家体会一下“上天有路,入地有门”。请大家脚下小心,注意安全,我们要从右鼻孔入地了。来到洞底,大家有没有听到泉水叮咚响?这是水池中滴水的 回音。这水是通过几十米的岩层慢慢渗透下来的。据说,这是治疗眼疾的仙水。水池中央有一根顶天立地的石柱,就像东海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奇的是石柱是从上面 往下长的,因为下面是水,下面不可能往上长石。各位有谁体会过坐井观天吗?我想,都没有。那么,现 在就来体会一下吧。这块就是坐井观天石,坐在上面可以看到井口大的一片蓝天。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谁也不愿做“井底之蛙”,那么请随我 去找上天的路吧。大家抬头往上看,有座天桥横空而架,每逢夏季经常云雾缭绕,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上天的道路不好走,台阶弯弯曲曲,又高又 陡,好像直插云霄。大家一定要鼓足勇气,坚定信心,脚下留神,注意安全,不到长城非好汉,加油鼓劲上九霄。

沿着陡峭的云梯,我们终于登上了天。大家还记得刚才从下面往上看的天桥吗?怎么不见了呢?在 洞中是步移景换,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的景物也就发生了变化。在天上看天桥,只是一棵烂了根部的枯树。在树的上方有一只张大嘴巴的癞蛤蟆。它对着洞口干什 么呢?原来,在很久以前,有几只美丽的天鹅从洞前飞过,这只癞蛤蟆就做起了吃天鹅肉的美梦了,它张大了嘴巴盼望着有一天天鹅掉下来让它尝个鲜,可是几千年 过去了,只能是痴心妄想。

水池中有一条鲤鱼,鱼头、鱼尾、鱼鳞都可见,它怎么会在这儿呢?原来,它误认为这儿有龙门,想跳过龙门变成龙。相传大禹治水疏通黄河水时,黄河鲤鱼被冲出禹门,跌入十几丈深的凹槽,鲤鱼们再也无法溯流而上,返回故乡。鲤鱼们决定一起吸露吐水,兴风作浪,报复大禹。大禹的夫 人涂山女奏准玉帝,凡能越过禹门者,马上化为飞龙,腾云上天。因此禹门又称“龙门”。这条鲤鱼被冲得太远了,误听人言来到了张公洞。海王厅中龙王得知此事 后,特来此告诉鲤鱼,这里是龙宫之门而不是可跃的龙门,并安慰鲤鱼,久而久之,龙王和鲤鱼都变成化石了。请看龙口、龙角,俗话说,神龙见首不见尾,龙身藏 到山肚里了。

各位请抬头看,两只小老虎睡得正香,我们就别惊醒他们了。

哪 位知道“万福来朝”是什么意思吗?张公洞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福地到处都带福。但这儿的福却是一个谐音字,有谁能猜到吗?是“蝙蝠”的蝠。什么意思呢? 成千上万的蝙蝠常聚集在这里,最大的蝙蝠张开双翼有脸盆那么大。那么多蝙蝠聚集在此干什么呢?有人考证后说,它们在朝拜蝙蝠的祖师爷。那么祖师爷是谁呢? 大家先猜一猜,待会儿再告诉大家。

现在我们要进的是地道洞。讲到地道洞,大家一定想到了电影《地道战》,不过,这儿的地道不是人工挖的,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地道长约100米, 里面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有的地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所以我们进去后要头上小心,脚下留意,还要做到能屈能伸,否则脑袋碰不过石头。好,我们已到了地道 的中心。有人说这里是聚义厅,也有人说这里是作战指挥部,可惜都不是,这儿是地道俱乐部的象棋室。在我们的头顶上方,有一块标准的象棋盘。虽然由于石灰岩 的风化,上面形成了很多天然的纹路,但经人工一修整,棋盘就完整了。所以我们又称此洞为棋盘洞。相传张果老和张天师曾在此下棋。选这么个地方下棋有两大好 处,一是安静,外面的声音传不进来。二是洞内温差很小,常年温度保持在摄氏十几度。现在我要揭开谜底了,蝙蝠的祖师爷不是别人,正是张果老。据传,张果老 是开天辟地时的蝙蝠王,经过几千年的修炼修成人形,成人后,非常高兴,学了民间文艺唱道情。他倒骑毛驴,手捧鱼鼓,自编小曲,劝人为善。在六十岁时吃了千 年何首乌得道成了仙。祖师爷常在此下棋,难怪有成千上万的蝙蝠要聚集洞口来朝拜它了。

前 面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路,请大家跟上队伍,千万别掉队。否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现在到了叉路口,左边的路宽敞明亮,但现在是死路一 条。但据说在唐代不但通,而且通得不可思议。诗人毛长曾从此洞往深处走,只听头顶上方似有波涛之声,不知走了多久,终于有了出口,钻出一看,大吃一惊,出 洞口居然在太湖的洞庭东山了。我们右边的路虽然是山重水复,但再向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了一圈,又回到海王厅。请抬头看这尊塑像,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就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因他在张公洞修炼过,早些时的海王厅也叫果老厅。在张果老的上边一点就是旱鼻洞。

张公洞有个特点叫大洞套中洞,中洞套小洞,小洞里面还有洞,是洞套洞、洞连洞、洞中还有洞中洞,洞洞相通,洞洞不同,据统计,张公洞有大大小小72个 洞。现在我们要体验一下“洞中洞”的感觉。这个洞是一圈圈的向里盘旋,进去后的感觉就像到了肠道里一样。所以此洞也叫“盘肠洞”。洞内有的地方比较狭窄, 有的地方特别低,大家要特别小心。我们经过九曲盘肠,来到了这片开阔地,不知大家在进来的路上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只闻有人讲话,却不见有人行走,这就 是盘肠洞的特色之一。现在,我要请大家看一看洞中的一线曙光。大家先别急着找,不把灯关掉是看不到的。现在要关灯了,请站好别乱动,千万注意安全。看到了 没有?这一线曙光不是直射进来的,而是通过几次折射才出现的一点点微弱的光,大家看清楚了吗?曙光就在前面,胜利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一鼓作气,做这最后 的攀登。

现在一定都有点累了,那就稍微休息一下。刚才我们既在山中钻了洞,又在洞中爬了山,真正是山中有洞,洞中有山。出了盘肠洞,海王厅就在我们脚下了。

大家请看,石壁上刻有“洞天福地”四个字,这是唐代地仙杜光庭留下的题词。出了洞口,还有元代铁笛道人杨维桢所提“海内奇观”四个字。

在我们前面站着一位古人,他是谁呢?他就是在棋盘洞中和张果老下棋的张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汉张良的九世孙,东汉沛国人(今丰县),曾任江洲令。据传,曾在张公洞中修炼过。有人说,他为什么会到张公洞来修炼呢?一是张良的师傅黄石公曾隐居张公洞,二是道教仙家庚桑子在此修炼得道成仙并著有《洞灵真经》九篇。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道陵带弟子至四川鹤鸣山(一作鸪鸣山,在崇庆县境内)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作成道书二十四篇,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道教正一教。因入道者要交纳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教”。后道教遵奉张道陵为天师。弟子们承袭他的道法,世居江西龙虎山,号称张天师。这儿原先是张天师炼丹的地方。

有诗云,一窍通天才直上,千崖转日已平吞。我们休息了一回,还得一鼓作气,登云梯、攀悬崖,直上山顶琼崖望湖,包揽湖光山色,回首洞中海底龙宫。

这 位是前面多次提到的庚桑楚。庚桑楚,春秋时代陈国大夫,为避位南来隐居在此潜心修道,著有《亢仓子》九篇。《亢仓子》九篇客观的祥说了乱世的原因及治国的 准则,被历代帝王作为教科书。唐玄宗封他“洞灵真人”,《亢仓子》九篇被封为《洞灵真经》,《洞灵真经》还被乾隆皇帝收入《四库全书》。

这里是天师台,亭为天师亭,也称正一亭。到天师台就出天洞口了,溶洞部分的游览结束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石壁上杨维桢所提的“海内奇观”了。

现在,我们是开后门进的洞灵观,但只要大家心诚,神仙是不会怪罪的。愿意游览道观的可倒游洞灵观,不愿游洞灵观的可以坐滑道下山。

洞灵观唐代初为寺,唐开元初,万惠昭天师至张公洞投简封龙,奏复为道观,唐明皇御赐匾额为“洞灵观”,赐封庚桑楚为“洞灵真人”,亢仓子九篇为《洞灵真经》。道家将“洞灵真人”、《洞灵真经》归入了《道藏》。后洞灵观遭兵毁。南唐保大三年(946年)道士周敬征绘图奏请,南唐明宗帝遂赐营建,重建洞灵观。韩熙载撰碑云:“青龙将关尹重来,白马共胡僧欲去。”又云:“奋御笔以题额,赐洞灵之美名”。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赐金帛,一新洞灵观栋宇。天禧元年(1017年)四月,真宗又派崇仪副使银青光禄大夫郭允恭至张公洞投金龙玉简。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英宗皇帝派玉说张公洞投简封龙。北宋熙宁年间( 1068―1077年) 楚泰奉赦投金龙玉简,祀祭天神,刻石以铭。宋乾道六年( 1171年) 内 侍刘能真入道,请晋洞灵观为宫,孝宗赐匾额为“天申万寿宫”。元代,三十八代掌教天师张与材至此寻祖朝真,并留有诗句:“秋风吹衣草树凉,巨灵守护神丹 光。袖携天香入洞府,散作云雾空苍茫。柱杖铿然响微步,石髓垂锤润甘露。时当相遇五百年,分明中有升天路。”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年)道士潘朝阳到张公洞修道,募资在洞灵观址重建道院,名朝阳道院。后朝阳道士在此得道,并著有三才图。清末,道院又遭兵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储南强先生在重修张公洞的同时,修缮了部分朝阳道院道室,抗战时又被日军炸毁。现在的洞灵观是宜兴市风景园林管理处1994年7月重建的。

三清殿:这是道教中最高层次的三位神。他们是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也有一说,是老子一气化三清,也就是说,这三尊神是老子一气所化。

慈航殿:慈航道人。有人说了,这不是观世音菩萨吗?中国的儒、佛、道三教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的宗教吧。所以,称慈航道人即是道教中人,称观世音菩萨即是佛教中人。不管道教还是佛教,不管是道人还是菩萨,他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造福众人、受人尊敬的。

真人殿:这里的真人不是太乙真人,也不是普贤真人,而是洞灵真人,是在张公洞修炼得道成仙的庚桑楚。

玉皇殿:这是天上的最高权力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长生殿:这三位神仙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福、禄、寿三星。福星为幸福之神,赐予人们福气、福运,给人们带来福音。禄星专掌司禄,也就是能带给你官运。寿星,又称南极仙翁,赐人长寿。谁都想三星高照,那就多求求三星赐给你吧。

财 神殿:赵公明是人人喜爱的财神,玉帝封他为“正一玄坛赵元帅”,元始天尊旨意封赵公明为“金龙玉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 利市四神,专司“迎样纳福,追逃捕亡”。赵公明和手下四神也称“五路财神”。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下坛到民间走访的日子,因此,初五家家户户都在争着 迎财神。

天师殿:驱妖捉怪的张天师是人人皆知的。据传,张道陵祖籍丰县,但他出身在宜兴,年青时在张公洞修道,后来创立“五斗米教”,又称“正一教”,在江西龙虎山设立道场至今。两边是大家熟悉的八仙。

灵 官殿:这里本来是洞灵观的第一殿,由王灵官守护着这道教圣地。因我们是倒着游的,现在变成了最后一个殿。王灵官,又叫玉枢火府天将,他有三只眼睛,中间一 只眼,在佛教中称“慧眼”,在道教中称“善眼”,能够辨别人间的睦善美丑;手中持有一条九节鞭,九是道教中最大的数字,也是最吉祥的数字。正所谓“三眼能 识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两边分别是象征四方的东方青龙神,西方白虎神,南方朱雀神和北方玄武神。他们和王灵官一起镇守着山门。

俗话说游山玩水,我们游完山,要去玩水了。现在有两个地方可玩水,一是可去漂流,二是可坐船游洞。

我 先带大家去游洞。这就是张公洞的水洞“玉泉洞”。讲到玉泉洞,还有一个小故事。宜兴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大概各位都听说过,周处斩蛟、射虎、改恶从善传为美 谈。那蛟龙被周处斩杀后,心不甘服,阴魂飘飘荡荡来到张公洞,求张天师为他恢复元神,天师说,周处尚能改过从新,你为什么不思悔改呢?若你能改恶从善,造福百姓,也许今后会有机会修成正果。蛟龙依天师指点,就在这洞中边修炼,边为百姓做好事。从此,洞中泉水清纯甘甜,既提供了下游百姓的饮水,又方便了农田的灌溉。由于千年的修炼,洞中石壁上留下了蛟龙的身影,如你不信,蛟龙身上的刀伤还依稀可见呢。

请看这边的碑亭,中间是块方形碑,高丈余,宽3尺多,四面环刻,草书。此碑原建于明嘉庆十七年(1538年)孟 冬。碑文系明代大书法家湛若水亲笔书写。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县人,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卒谥文简。碑文记述溧阳史恭甫在玉 女潭边建造甘泉精舍,择地命名的意义。十年动乱中,把它当作“四旧”捣毁破坏不少,后又有人异想天开地认为碑座底下埋有很多金银,因此,一包炸药把这块碑 石炸得粉碎。为使甘泉碑重见天日,2008年重建了此碑,并根据拓本重刻。

甘泉精舍,原由溧阳史恭甫建在玉女潭边,门屋一间,堂屋三间,后寝室三间,前后四翼有廊贯通,并引沟环门前。后来,湛若水在玉泉洞旁建舍讲学,也称甘泉精舍。现在恢复的甘泉精舍暂作茶室用。

玉泉洞上面是会仙岩,它孤峰壁立,若雕琢然。相传宋绍圣四年(1097年),有一老太见两个老头依石对饮,一回头便不见了,以为是仙人遁形,故名此岩为会仙岩。岩壁上镌有“会仙岩”三字。山上建有会仙亭。明代邵珪诗云:“岩前传昔会群仙,羽驾霓旌下九天。千载异香消不尽,山中草树溢云烟。”

再往前,是六十甲子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从甲子年开始轮一圈是六十年,每个人都有一位对应的保护神,我们就去找一找自己的保护神吧。

张公洞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是自由活动,大家可去品茶,或去漂流,也可去储南墙纪念馆参观。祝各位玩得愉快,回去后,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各位再次光临。再见!

附1 :张天师的四不吃

一不吃狗肉,狗对主人非常忠诚,它不会因主人富裕而忠心,也不会因主人贫穷而背叛。二不吃黑鱼(乌鱼), 母黑鱼产子后,两眼一直盯着鱼子直到小鱼出生,此时,母黑鱼的眼睛会阶段性的失明,小黑鱼为了不让母黑鱼饿死,会争着游到母黑鱼嘴里,直到母黑鱼眼睛复 明。三不吃大雁,大雁总是成双成对的,只要有一只死去,另一只就会哀鸣而死。四不吃牛肉,老牛一辈子吃的是草,付出的是辛勤的劳动,从来没有索取。这四种 动物所代表的正是“忠、孝、节、义”,所以不能吃。

附2:老子出世

传 说太上老君乃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故能分布清浊,开辟天地乾坤。在遥远的古代,在无光无象无声无色的玄妙之中,太上老君结气凝真,自然成像,乘日精驾 九龙,化为五色流珠,从太空滚滚而下。那时,玄妙玉女尹氏正在午睡,她做了一个梦,看见天上裂开几丈长的一条大缝,有几位神仙捧着一轮红日,从天缝中走出 来。那轮红日越来越小,忽然从天上掉了下来,变成了一颗像弹丸那么大的五色珠。尹氏又惊又喜,赶紧伸出双手去接捧。不料那颗五彩流珠,竟自进入她的口中, 咕噜一声滚进了她的肚里,她立刻感到似怀了孕一般。待醒来以后,真的有了身孕。不久,这件事便传开了,村里人在背地里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一个尚未择 婿的女子既然怀了孕,其中缘故,不言而喻!”有的说:“尹氏淑性幽静,不喜言笑,焉能做出不轨之事?切莫信口开河!”其中有一善于推察数理的人说道:“尹氏未婚有孕,定是有大圣人降世也!” 果然,从此以后,尹氏越活越年轻,连她的居室也大变了样。室内六气和平,冬天,外面北风凛冽,冰天雪地,室内却依然温暖如春;夏天,屋外烈日炎炎,盛日酷 暑,居室内却凉爽宜人;春秋两季,室内更是空气清新,芬芳扑鼻。一年四季都有祥光照室,不入邪恶之气。圣胎在她腹中,选择年月降生。选得好年,又无好月; 选得好月,又无好日;选得好日,又无好时。选来选去,选了八十一年。其时,圣母己满百岁,但她并未觉得怀孕时间很长。至商二十一年庚辰岁二月建寅十五日卯 时,尹氏正坐在李树下歇息,忽听悠扬悦耳的仙乐在半空中鸣响。霎时间,香风飘渺,彩虹横空。只见一个个婀娜多姿的仙女,手提花篮,从云中而出,撒下五彩缤 纷的花朵。尹氏目不暇接,欣喜地攀着李树枝站立起来,准备饱览这奇异美景。不料,攀勾李树枝的左腋破裂,只觉腋下一阵微疼,“哇”的一声,生下了一个白胡 子、白眉毛、白头发的小孩。她低下头来一看,只见小孩头圆如天,面光象日,皓发如鹤,眉如北斗,虎鬓龙髯,素洁如丝。耳有垂珠,鼻有双柱,口方如海,唇赤 如丹,气有紫色,其香若兰,齿如扁贝,舌长且广。垂臂过膝,体如金刚,貌若琉璃,身有绿毛,遍体芳香。他一生下来就会说话,指着面前的李树道:“此乃我姓 也。”接着,天上出现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沐处遂成九井。太上老君神智无与伦比,圣德犹如上天。他行了九步,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道:“天 上地下,惟道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渡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应渡未渡,咸悉渡之。隐现人间,为国师范。位登太极,无上神仙。”

 

尹 氏心中非常高兴,暗想道:这孩子生下来便满头白发,银须雪眉,颇像八十多岁的老人,合乎一个“老”字。他自己说,要为国师范,“师”为“子”称。“子”者 又是男子之通称,不如就叫他“老子”罢了。于是,“老子”便成了这个孩子的名字,直至上学后,才取名李耳,字伯阳,号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