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票热线:0510-87478808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の
售票电话:0510-87478801/87478803 地址:宜兴市湖父镇张阳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景区文化>>诗词文章

书林墨迹留“福地” 16-01-21

  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张公福地,古称庚桑洞,现叫张公洞风景区,具有较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坐落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南境内的盂峰山中,坐西朝东,面积3200平方米,洞内不仅石钟乳玲琅满目,美不胜收,而且景内题词石刻密布,随处可见大小磨崖石刻,这龙飞凤舞,出色奇人,跌宕遒丽,异彩纷呈的书林墨迹,真令人目不暇接。

  张公福地的石刻石碑均系唐、宋、元、明、清和近、现代时期留下的墨宝。字迹清晰可辨,篆、隶、楷、行、草均有,体势迥别,风格各异。最大的有3尺见方,字径丈余的“洞天福地”“海内奇观”题书。分别为唐代传奇虬髯客转》作者杜光庭对张公福地的题词,元代铁笛道人杨维桢对张公福地的品评,其字朴厚劲挺,气势雄阔。南齐王宴、唐代王徽、宋代李纲、明代杨一清等宰相,宋代苏辙、清代著名高僧,原国民党将领林森,以及现代书画家尹瘦石,任政,黄养辉,费新我等都为“福地”留下了大量的碑文、诗词等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字致园浑,体势娴雅,形成了豪放雄浑,气韵生动的独特风格。唐僖宗、昭宗年间几度担任宰相职务的王徽游洞后曾为“福地”吟诗《天申宫》。其诗文是:“洞口烟霞隐薜萝,仙家宫观郁嵯峨。月明如水琼楼夜,时有瑶笙鹤背过”。他把“福地”天洞口描绘为仙家遨游、骑鹤吹笙,悠然自得的神仙境地。在洞内海王厅左侧岩石壁上,有南诏国判史卢元辅,于五代南诏段思拜神武(?——944年)13年赏游“福地”留下题刻诗句,距今已有千余年了。洞内海屋大场石壁上还有“四真会文图”,图中庚桑子、列子、老子、和庄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留下这些遒劲挺崛,沉郁古朴,娴丽俊逸,舒卷自如的璀璨墨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福地”题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洞口的四方亭中矗立着一石两碑,一面为明朝天启年间内阁首辅叶向高途径张公洞,玉女潭时所书的游记及两首诗,另一面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朝阳道院开山碑记。墨迹至今依然清晰,笔法刚劲恢弘,气势磅礴,很有风骨。明清两代刻在一块碑,且内容又不一样,在全国实属罕见。它既保留了“福地”的灵秀之气,又折射出宜兴历史文化城市的光华,是宜兴文物中绝无仅有的瑰丽之宝,正是宜兴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佐证,也是宜兴历史文化渊源的杰出代表,对宜兴历史文化研究颇有珍贵的价值。

  前一时期,张公福地环境自然,天空碧空如洗,而且繁华点点,翠竹丛丛,杨柳依依,流水淙淙,美景如画,经常引得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吟咏不绝。洞外一块五米高的太湖石上,就刻着台湾现代著名书法家詹秀蓉书的“紫气东来”四个隶书,内涵丰硕,意味隽永,构成了别处所缺少的文化内涵,就华东地区来说,毕竟是凤毛麟角。

  张公福地,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名人贤士来此泼墨走笔,吟诗题词呢?原来,张公福地位于苏、浙、皖的三省交界中心。系水陆交通要道,是迎送达官贵人的驿站,此地山青水秀,风光旖旎。那些过往的文人墨客,朝廷重臣,皇亲国戚,即兴题名留墨,刻石撰碑,以图流芳百世。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当年游后就留下赞语:稀奇古怪,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

  千余年来,张工福地与书林墨宝水乳交融,相互辉映,斑斓夺目,犹如一座古朴典雅的书画艺术殿堂。不仅增添了“福地”的人文气息,带给中外游人除了审美方面的温馨享受,还有的则是更多的启示和思考,将成为宜兴历史文化名城盛开出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葩。